胡建杭

作者: 时间:2024-08-22 点击数:

 

 

一、个人简介

胡建杭,男,汉族,1976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冶金过程强化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研究。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科学技术院副院长、绿色能源现代产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冶金化工工业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动力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节能减排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等,担任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2000年,获昆明理工大学热能工程系学士学位。2003年,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获博士学位。2014—2015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工作。

二、科研及获奖情况

胡建杭教授长期从事冶金过程强化与低碳冶金的研究,以“生物质高值化转化及应用、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转化、生物质低碳冶金、冶金熔渣金属资源与余热高效协同回收利用”等课题为主要的科研内容,开展了系列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地区基金、973计划专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主持中铜集团重点项目等企业委托横向项目40余项。作为核心成员创建冶金化工工业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助力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和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科技技术一等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60余篇,被SCI/EI收录90余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教育部规划教材3部,获国家专利授权60项。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

三、团队建设及师资培养情况

胡建杭教授所在团队为冶金节能减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如今依托团队先后建成为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冶金节能减排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注入力量。如今,团队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7人、国家级人才5人、省级人才24人,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层次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在国内外冶金节能减排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团队。

四、工作情况、计划及目标

围绕国家对清洁能源生产、环境治理和资源高效回收的重大需求,以冶金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主要开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质高效转化、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冶金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生物质高值化转化及应用、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转化、生物质低碳冶金应用、冶金熔渣金属资源与余热高效协同回收利用”等课题为主要的科研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绿色清洁冶金提供新思路,优化矿产资源来源结构和节约能源,缓解冶金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助力绿色冶金低碳可持续发展。


  • 附件【工作照3.jpg】已下载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理工大学人事处

undefinedundefined